![引領右腦潛能開發](/uploads/allimg/140926/4-140926150Q51c.jpg)
每個爸爸媽媽都是希望自己的
孩子比別人家的
寶寶更加的聰明伶俐,可是怎么做才好呢?相關腦科專家們提示爸爸媽媽,大部分的智商高的
孩子都有以下特點;
1、遠血緣通婚者的孩子
有資料為證:父母均為本地人,平均智商為102.45;父母為同省異地者,平均為106.17;異省婚配者,則高達109.35。
至于弱智兒發生率以及弱智的程度,恰恰相反,以本地婚者為最高。
2、適度晚育的孩子
抽樣調查結果表明,母親在23歲以前所生子女平均智商為103,而24——28歲期間生育者達到109.29,但29歲以上所生者又低于105。
所以說相關腦科專家認為,一般在24——28歲期間生孩子是最好的生育期。對于男性的結婚年齡,那就是以30歲左右為最好的。
3、父母文化程度高的孩子
英國一份資料為此提供了佐證:父母均為小學文化程度的孩子,平均智商為98.3;初中畢業的,為103.3;高中畢業的,達108.1;獲有大學文憑的,為109.9。
故“望子成龍”的父母們必須自己“成龍”。
4、喂母乳長大的孩子
母乳中含有多種可以促進兒童
大腦發育的活性物質,特別是牛磺酸。它不僅能增加腦細胞數量,促進神經細胞的分化與成熟,還有助于神經網絡的形成。
與牛奶相比較,母乳中牛磺酸的含量要高出10倍左右。
5、體重適中的孩子
有關專家將超過正常體重20%的肥胖兒與同齡正常兒相比較,發現智商尤其相差懸殊,前者之視聽感覺,接受知識的能力均處于低水平狀態。
故注重平衡閃失,堅持體育鍛煉,減少過多脂肪,乃是提高肥胖兒智商的重要一招。
6、耳朵大的孩子
俄羅斯喀山國立大學穆斯塔芬教授提出:人的創造力與耳朵的大小有關,耳朵大的孩子智商較高。
如果再仔細比較一下兩只耳朵的大小,尚可進一步判明孩子未來的成才趨勢:右耳較長的人,將在數學、物理學等精密科學方面取得成就;左耳大者,則易在人文科學方面有所作為。
7、眼睛靈活的孩子
資料表明,人的視覺運動可反映人的智力水平,智商高者視覺加工速度快,質量高,智商低著則視覺反映遲鈍。
因此,保護好孩子的視力,讓其多觀察提高視覺的靈敏度,可促進智力發展。
8、愛好音樂的孩子
美國專家一份資料表明,選修音樂專業的學生,大學入學考試中語言和數學考試成績比一般學生成績高20——40 分。
在中學時代參加過學校樂隊或交響樂團的學生,進入大學的可能性也要高50%。
9、勤于活動的孩子
美國貝魯奇學院紐索拉博士的一項研究發現,凡每次堅持20 分鐘跑步、做健美操的學生,其學習成績明顯優于那些懶于運動者。
他認為,鍛煉能使大腦處于最初的啟動或放松狀態,想像力會從各種思維的束縛中解脫出來,變得更加機敏,更富于創造力。
(本文源自網絡)更多精彩文章可以關注“中國
右腦開發網http://www.yinlingyouna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