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孩子剛出生就開始進行教育—一稱之為零歲教育。
教育孩子的關鍵并不在于從嬰兒時期就開始向孩子灌輸知識,而在于培養孩子的心性。
可現狀卻是,一提到“教育”,人們往往就立即把它理解為“教授知識或技術”。很多人僅僅因為“零歲教育"這個名稱而對它產生了誤解。
如果用《廣辭苑》查一下“教育’’這個詞,會發現它的釋義是:“教授、養育之意。培養人,使其具有一定的智力。’’所以人們的這種誤解也是情有可原的。但是,教育的根本應該是“發掘孩子所具備的素質,增強其能力”。
這樣考慮的話,我們就能明白為什么零歲教育那么關鍵。嬰兒一出生就擁有無限的可能性和無窮的潛力。但如果我們不采取任何引導辦法,既不給予其幫助,也不與其對話,那么嬰兒與生俱來的優秀潛質就將隨著時間的流逝而消失。
如今,人們已經注意到了這一點。因此全球的腦科學家們聚集在一起,開始倡導幼兒教育的重要性。
l981年,戴維·休伯爾和托斯坦·威塞爾因在大腦方面的兩個重要發現獲得諾貝爾生理學醫學獎。這兩項重要發現是:
1.感官所獲得的體驗,能夠對教會腦細胞如何工作發揮重要的作用。
2.一旦過了幼兒期,腦細胞就會失去學習這項功能。
托斯坦.威塞爾是哈佛大學的教授,也是洛克菲勒大學的前任校長,他這樣評價上述發現:‘‘這是非常重要的發現。因為從嬰兒到少年是人類最為關鍵的時期。在這期間,孩子必須在充滿視覺、聽覺等多種刺激的環境中度過。為什么?因為他們將在這段時間里構筑起人生成長的基礎。”
此外,哈佛大學的阿盧斯教授也說:“一旦過了幼兒期,人的大腦功能就不可逆轉了。人生初始是大腦的形成時期,這個時期一旦結束,這項工作也就基本完結。既然2、3、4歲的大腦塑造相當于基礎工程,那么這部分工作基本結束的話,人的大腦就無法得到很好的改善了。”幼兒期教育的重要性,已在腦科學家中形成了共識。引領右腦潛能開發網www.yinlingjiaoyu.com 中國右腦開發網www.yinlingyounao.com
全美健康研究所的弗雷德里克·古德維爾先生這樣說道:“孩子是我們最應該投資的。可現在我們在一個老人身上花費的金錢是一個孩子的7倍。不過與以前相比,我們已經對大腦的可塑性有了清晰的認識。因此,很顯然,我們不能再浪費巨額的資金了。’’
最近的一項研究證明,只要給予幼兒適當的刺激,就能使他們的大腦功能產生以下變化: .
語言——經常與母親對話的孩子,大腦會受到更多的刺激.其語言能力幾乎都比不常與母親對話的孩子要強。
教育——學習外語、數學、音樂等的最佳時期是1~12歲。在這一時期對大腦進行適當的刺激,可以培養這方面的能力。但現實卻是,這一個時期的孩子往往在休息或者玩耍。
為我們開辟了認識大腦可塑性道路的神經生理學家彼得.哈特羅杰也說:“如果想提高孩子的思維能力和獲得知識的能力,幼兒時期的教育是非常重要的。”
因此,進行腦科學研究的腦科學家和神經生理學家一致認為,幼兒期的學習即早期教育非常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