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什么都代勞,相信孩子能完成
到了吃飯時間了,寶寶還跑來跑去,不愿意乖乖的去吃飯。于是媽媽奶奶全家就端著食物一邊喂一邊哄;上小學了,還有媽媽提著個小書包,擔心孩子受苦受累不認真學習。這些例子都是很多家庭的真實寫照。愛子心切的媽媽們注意了,孩子的自理能力和性格與母親的教育有著很大關系。
父母長期的代勞,孩子便覺得遇到什么難事都有父母處理。久而久之,便不會自己動手做事情了,一旦孩子遇到難事,沒有父母的幫助就會不知所措,和身邊的孩子對比,容易讓孩子覺得自己不如他人。甚至,父母一切都包辦的話,會培養他們驕縱任性的脾氣與個性,不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長。
隨著年齡的增長,媽媽應該讓寶寶自己完成能力范圍的事。寶寶是個天生的模仿演員,只要媽媽耐心的示范與引導。寶寶便很快就能完成媽媽交代的任務。當寶寶完成了之后,媽媽應該給多點鼓勵,比如:寶寶不會自己用餐具進食時,媽媽就可以拿起湯匙,手把手的引導寶寶怎么拿起湯匙,怎么進食,并讓寶寶習慣在桌子旁邊進食。
當寶寶在學習的過程中,遇到了困難想要放棄的時候,父母不能夠一看見寶寶哭就心軟,而應該堅持讓寶寶自己完成。在鼓勵寶寶的同時,也需要幫助寶寶提供解決問題的方法,如果寶寶通過克服困難而提升了自己的動手能力,那么他們的自信也會得到更多的增加。
利用游戲激發孩子的興趣
2、利用游戲激發孩子的興趣:如手工、積木、皮泥等
一成不變的培養方式,也會讓寶寶感到厭倦,如果媽媽能夠從寶寶的興趣出發,讓寶寶做自己喜歡做的事情,那么收效肯定會翻倍!游戲中歡樂愉快活潑的氣氛,是培養孩子主動性、創造精神和思考能力養成的重要環境,也是提升孩子動手能力重要場所。
媽媽可以陪伴孩子一起玩,比如做做手工、捏捏橡皮泥、自由拼圖、組裝玩具、折紙等,還可以從寶寶喜愛的玩具入手,為寶寶設計一套合適的能力游戲,讓寶寶在愉快的氣氛下能力慢慢增長,并打開無盡的想象力,培養孩子向上的自信心和努力達到目的的意志力。
在設計游戲的時候,要遵循從簡單到復雜的原則,如果游戲太難,寶寶一開始就會因為困難而失去興趣。小積木是個很有用的玩具,家長可以先把積木疊成一個簡單的造型,讓寶寶在旁邊觀察學習。疊好之后讓寶寶疊個相同的出來。
在疊積木的過程中,寶寶學會了如何認真的觀察事物,還學會了怎么想辦法解決事情。隨著難度的增加,讓寶寶慢慢地計算疊好的積木有多少塊,或配合孩子的學習,適當加入一些簡單的算術問題。家長變戲法般地更改游戲規則,不容易讓孩子覺得厭倦,而這種玩樂型的學習方式,也使得枯燥的學習變得好玩許多。www.jienenejd.cn 中國右腦開發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