幫助別人是一種高尚的美,而一個大集體就是用這種美構成的。一個集體如果擁有了這樣的美,那它一定是一個強大的集體。
尺有所短,寸有所長。每個校區每個管理者都有自己的優劣勢。作為同一個引領右腦大家庭,同一個命運共同體的一員,無論自己校區經營時間長短,但從經營思路、管理能力、學習能力等方面,每個人都各有自己長處,也各有自己的不足。我們通過互幫互學,可以取人之長,補己之短。在此過程中,如果每個成員在經營過程中都抱著相互學習、相互分享、共同成長的心態,向其他成員傳授分享自己的成功經驗,讓對方取你所長,補已之短,相信每個成員都會學習到其他成員眾多的成功經驗,從而豐富自己運營過程中所需的多方面能力。
為了讓互幫互學活動在本系統內長期健康展開,特提出以下倡議:首先,校區之間的互幫互學是系統內經營業務相互交流探討的過程,倡導通過愛心付出收獲友情,甚至成為事業上的終身摯友。反對打著幫扶旗號進行營利性收費,增加校區負擔,讓幫扶變味。
手拉手互幫互助共謀發展,優秀校區及往屆師傅更要身先士卒率先垂范,開展形式多樣的互幫、互助、互學活動,做好示范及引領作用,主動做好“傳、幫、帶”。
幫助就像一桿秤,互幫互助才對等。作為接受幫扶的校區,別人幫助了你,可以報銷適當的旅差費用,并在今后取得成績及經驗時及時分享給幫助過自己的人。
恪守“互幫互助”原則,自己的困難要勇于提出來,他人的困難要勇于伸援手。不為名不為利,為的是共同成長,成就他人,同時更強大自己。
高爾基曾經說過:“你要記住,永遠要愉快地多給別人,少從別人那里拿取。”希望我們的互幫互學活動將中國傳統的美德一一助人為樂及奉獻精神更加發揚光大!同時讓我們每個人從幫助別人中得到樂趣!
二零二零年七月十三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