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像祈禱一般,將雙手交握起來...
左手拇指被壓在右手拇指下的——>左腦使用者
右手拇指被壓在左手拇指下的——>右腦使用者、
2.將雙手交叉環在胸前
右手臂壓住左手臂的——>左腦使用者
左手臂壓住右手臂的——>右腦使用者
從1+2來看你的結果(要照1→2順序看唷——)
左左人——認真又冷酷的完美主義者
不管性別如何,在這四種類型中最具有男子氣概!凡事都能條理分明地理論思考,自尊心極高,正義感也比他人多上一倍。做為朋友是很值得信賴,但若與之為敵就會很棘手的類型。生性認真又是完美主義者。
左右人——喜歡照顧人,領導型
具有冷靜的觀察力能看透對方或現場的氣氛,但亦具有能體貼入微照顧對方的一面。能自然聚集人群并與之利落相處。只不過,有時也會忍不住太愛照顧他人。相當在意世人如何看待自己,總是保持警覺心。
右左人——善于體貼他人的傳統溫婉類型
能直覺了解對方的心情,并自然和善對應。生性穩重且貼心,給人一股安心感。不過最大的缺點是不懂拒絕。
右右人——最愛自己的挑戰類型
生性勇往直前,好奇心旺盛,憑著一股氣勢就能夠坦然挑戰危險事物,但有時不聽他人的話,會跳著聽談話的內容,也很容易就以主觀意識說話。不過也因這般充滿個性的緣故而備受眾人喜愛.
好,不管你的測試結果是什么,你的左右腦基本已經定型了。但
孩子可不一樣!接下來咱們就來說說培養
孩子的事
科學發現,左半腦主要負責邏輯理解、
記憶、判斷、排列、分析、書寫等,右半腦主要負責空間形象
記憶、直覺、情感、身體協調、藝術、想像、靈感等。
多年來,不少家長重視孩子的理性發展和思辨能力,注重
開發孩子的左腦,讓他知道對錯好壞,用線性的方式去思考這個世界;相對而言,右腦沒有得到充分的發展。
其實,右腦具有圖像化機能,如企劃力、創造力、想像力;傳說中的第六感、透視力、直覺力、靈感、夢境等;超高速自動演算機能,如心算、數學;超高速大量記憶,如
速讀、
記憶力等都取決于右腦。
右腦像萬能博士,善于找出多種解決問題的辦法,許多高級思維功能取決于右腦。把右腦潛力充分挖掘出來,才能表現出人類無窮的創造才能。
從另一方面而言,右腦不夠“飽滿”的孩子,是終生會有情緒干擾的。因為右腦決定情緒,右腦飽滿的人,情緒穩定性要高。
從心理學講,真正讓人類痛苦,產生神經癥的不是我們沒有理性,而是我們理性過強, 用右腦感覺事件能力不夠,我們過早地刺激了左腦的發展,教給兒童的文化是成型的,像老爺爺講故事要從頭到尾,這就需要左腦來理解,但是如果是一個片斷、零散 的講授,右腦就可以勝任,不需要左腦過早開發。
人類的科學是以左腦為主來發展的,但是人類的生活,幸福感、自尊、在現實生活中的自足和社交都是靠右腦來完成的。
很多人因為學習不好自殺,很多人娶不到太太、生活不幸福,為什么?
為他沒有形成和人打交道的能力,他的右腦沒有形成飽滿狀態。
也正因此,日本
兒童教育專家認為,人腦在 3 歲前發育完成 60%,在 6 歲前發育完成 90 %,但期間左右半腦發育的快慢并不一樣:右腦在 3 歲前就已發達,而左腦則要在 4 —— 5 歲時才發達。如果在孩子的幼兒期能有意識地加強對其右腦的開發,對孩子成年后的創新能力能起到積極的作用。同時,
開發右腦還可進一步促進左腦的發育和發達。
值得注意的是,右腦發展不能用分類、系統、完整的文化去刺激,要用散亂的、片斷的、零散的、邊緣化的、非中 心的、非系統的方式去刺激。右腦不是學習而是刺激。
針對不同年齡段的孩子,應該如何培育“飽滿”的右腦?一起來看看“大手牽小手”專家團的建議吧——
如果您的孩子0-3歲
恭喜你,現在正是孩子右腦高度發育的黃金年齡!你可以經常帶
寶寶做以下幾件事,有效促進孩子的右腦發育。
1.多玩配對歸類游戲
孩子1歲半后就可以玩這個游戲了。
你可以攤開幾張字母卡,讓孩子將2張相同的字母卡配對。如果孩子把外形相近的2個不同的字母混淆,你可在糾正的同時形象地指出它們的區別。如,在解釋字母B時可將其描繪成寶寶的一只耳朵,而把字母P解釋為爺爺的一根手杖。
隨著孩子年齡的增長,逐漸將配對游戲發展為歸類游戲。如:可要求2周歲左右的孩子將不同姿勢的同一種動物的圖片配成一對;要求2歲半的孩子將圖片或實物中的水果、餅干等分類。
2.仰望星空、觀察云朵
帶孩子仰望星空,講述“牛郎織女”類的神話傳說,同對還可以要求孩子張開想象的翅膀,自己編織有關月亮或星星的故事。想象本身就是一種“右腦體操”。
此外,經常帶孩子觀察天上的云朵,可啟發孩子將不同形狀的云朵看成動物、仙女、天使等。這是最簡便地利用大自然鍛煉兒童右腦的好方法。
3.多用左惻
由于身體左側部位的活動主要是由右腦指揮的,多用左眼、左耳和左手就意味著鍛煉了右腦。不妨讓孩子的腦袋常向右偏轉,多多訓練“左視野”;左耳戴耳機聽音樂或故事;有意識地用左手拿東西、擦桌子、開門、開燈等。
4. 綜合刺激、經歷新鮮
視覺、聽覺和語言的“綜合刺激”特別有助于開發孩子的右腦。幼兒園老師常常利用多媒體,在l小時內接連不斷地給孩子看恐龍、鮮花圖案等,其間穿插兒歌、外語、故事等語言刺激。
同時,送孩子上幼兒園時不妨故意改變路線,為孩子選擇的書本不妨種類多些,努力創造條件讓孩子有機會結交各種性格和愛好的小朋友。新鮮的經歷對激活右腦功能好處多多。
如果您的孩子3-7歲
3——7歲是右腦高度發展的階段,這個階段的兒童所有的行為都是學習,包括他的游戲。有些家長喜歡在這個年齡段讓孩子提前學習認字,但其實遠不如做以下這些事對右腦乃至左腦的發育作用大——
1.學習音樂、繪畫
音樂可以開發右腦,尤其古典音樂對孩子右腦的開發有很大影響。聽鋼琴曲時讓孩子用左手模仿按琴健的姿勢、聽小提琴曲時讓孩子模仿壓琴弦的樣子。此外,還可以在孩子從事其它活動時,創造一個音樂背景。
此外,右腦具有繪畫感覺能力。讓孩子練習繪畫,能培養其觀察能力。帶孩子參觀花展、盆景展,直觀整體地欣賞作品。涂鴉也是一種綜合訓練,包括視覺感受、動手能力、聽覺描述、語言理解等能力,對右腦刺激也是多方面的。
2.鍛煉手指
左手剪東西、抓玩具、玩石子,玩豆豆等,可以鍛煉孩子手的神經反射,促進
大腦的發育;閉上眼扣扣,練習寫字繪畫,可以增強手指的柔韌性;擺弄智力玩具、拍球投籃、學打算盤、做手指操等活動,可以鍛煉手指的靈活性,玩積木、橡皮泥有利于動手能力的培養;
經常讓孩子交替使用左、右手,可以更好地開發大腦兩半球的智力。
3.多運動、看比賽
右腦在運動中對形象的感知及細胞的激發比靜止狀態更快更強。每天半小時左右的運動足以刺激右腦發育。
甚至,觀看體育比賽都能夠鍛煉孩子右腦,提高形象思維能力。每一次驚險的鏡頭,都會給右腦帶來一連串的富于魅力的想像,啟發孩子根據場上的變化不斷推想可能出現的情況。
4.學外語
研究發現,兒童學會兩三種語言跟學會一種語言一樣容易,因為當孩子只學會一種語言時,僅需大腦左半球,如果培養同時學習幾種語言,就會“啟用”大腦右半球。
5.多講童話故事
童話故事是右腦形象思維能力開發的最佳方法。童話富于幻想,聽童話故事,孩子會不由自主地隨著情節的發展想象故事中的人物、場面和情景,這對右腦的圖形思維能力有很好的促進。睡前給孩子講講故事,這時右腦呈現最佳狀態,開發孩子想像力的效果比白天緊張時要好得多。
6.訓練空間識別能力
經常變化孩子的環境,玩玩捉迷藏游戲;只給孩子看小動物身體的某一部分,讓他想象整個小動物是什么樣子;將一幅畫的一部分遮起來,讓他猜其他部分是什么樣等;放一堆糖果在桌上,訓練他用目測法判斷糖果的數量;下棋也會對孩子的右腦產生很好的刺激。
如果您的孩子已經上學
當孩子7歲以后,左腦開始發育,7——11歲是左右腦共同發展期,這時候右腦越來越飽滿,左腦開始欣欣向榮,他可以認識大量的文字并將其歸類。
或許你會發現,7歲以后的孩子遵守規則變容易了,但讓7歲以前的孩子做到這點很難。在左腦沒有形成的時候,用理性科學教導孩子是困難的。
所以,小學生的家長要關注孩子的學習感受,不要那么強調成績,中學生的家長要關注孩子如何習得有效的學習方法并增進效率,不要太在意孩子在班上的成績排名。
孩子 11——15歲時右腦幾乎發展飽滿,15歲以后是左腦的高速發展期。這個時期每個人都喜歡模型,喜歡推理,孩子學數學、物理學變得非常輕松。
為什么在中學有物理學,是因為兒童已經受到大量存在的物理現象的飽滿刺激,可以開始歸納、分類和邏輯理解了。如果一個孩子只待在家里或者一個相對狹小的生活環境里,學習物理學就會更困難。
舉個例子,從小喜歡看星星、觀星象的孩子長大后學習天體物理學就輕松快樂很多。要讓孩子在中學階段能夠愉悅地學習,關鍵就是在15歲以前讓他能夠有廣泛的興趣 愛好,并能在自己的興趣引導下做一些工作。
本文由中國
右腦開發網http://www.yinlingyounao.com/news/mtzz/4990.html整理發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