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雨知時節,當春乃發生……”某小區有名兩歲半的小女孩——晴晴,在小區里已小有名氣,從一歲多起她就會背詩、讀書看報、說英文,晴晴的父母感到很高興,甚至考慮過以后讓孩子“跳級。
家長:
沒有刻意“壓”她學習
晴晴的父親陳先生說,晴晴還不會說話時,就表現有突出的記憶能力。陳先生又發現晴晴很喜歡看書,就會試著教她認 一些字。晴晴學認字的速度也很快,在1歲1個月的時候大概認識300多個字,到1歲6個月時,已達2000字,她經常捧著書自己默讀,還會指著配圖提出一 些問題,“這里面哪個是愛迪生?”引領右腦
陳先生也知道,很多所謂“神童”都是“壓”出來的,他表示并沒特意去壓著孩子學什么,但是,“如果孩子有這樣的 天賦或興趣,又為什么要壓制呢?”他表示會在一定程度上,對孩子進行引導。他認為沒有必要把孩子送到幼兒園,覺得既然晴晴起步已較快了,就不必在幼兒園和 其他小朋友一起成長,免得被拉低水平。
教育人士:
早期教育應全面發展
針對小晴晴的情況,記者采訪了廣州大學學前教育系主任周燕、天河區鳴遠幼兒園園長陳意韶,她們都認為:哪怕孩子真的有某方面天賦,也不必為了發揮所謂“天賦”而刻意培養,學前教育更應注意全面發展。
陳意韶表示,孩子的成長應該是“通過四肢漸漸喚醒腦細胞”,童年的主旋律是玩耍和實踐,太早地認識太多漢字,腦 袋里對很多事物已經形成固有的思維和“理論”,反而限制了想象力的發揮。如果孩子真的有興趣閱讀,家長可以陪孩子閱讀,但宜于“多圖,少文字。”讓孩子有 更多想象空間。
周燕也認為,孩子能一首首地背詩,也許是有一定的興趣做基礎,但肯定也是后天有意識進行訓練的結果。右腦開發哪家好
神·認字
讀的比指的還快
昨天,在晴晴家,面對記者特意帶來的幾份報紙,晴晴很快地讀完了一行行標題,“燕塘風行平均漲價5%”、“民政局稱可辦證明,秋藝入戶廣州有望”……除了一些比較生僻的字以外,基本都能認識。有時候,晴晴讀書的速度比大人手指移動的速度還快。
神·背詩
曾經“見景賦詩”
“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面對記者,小晴晴連續背出了《船泊瓜洲》、《靜夜思》、《春夜細 雨》、《回鄉偶書》、《賦得古原草送別》等古詩,雖然口齒不甚清晰,但也有模有樣。據小晴晴的奶奶稱,小晴晴還曾在滑下滑梯,抓起一把青草后,念出《賦得 古原草送別》來。中國全腦開發網
神·說首都
有些大人都不知
對于各國的首都,晴晴看到國旗就能回答,中國北京、美國華盛頓、德國柏林、英國倫敦……對于一些相對不那么出名的,也能說出來,例如泰國的曼谷和阿根廷的布宜諾斯艾利斯。“后面這個,連我都不知道。”晴晴的爺爺說。
神·算術
乘法表一背到底
對于九九乘法表,小晴晴能一背到底,即使打亂順序,她也仍能說出答案,對于簡單的加減算術,她可以完成,但對于乘除算術還未能掌握。
記者注意到,晴晴發揮“才華”需要看狀態,狀態好,或有東西吃時,可以很大聲流利地讀書背誦,但狀態不好時,顯得有些不情愿。
神·英文
隨口可英文表達
記者隨手拿起一個杯子問:“這用英文怎么說?” 晴晴回答:“cup!”“這里面有什么?”“tea!”記者又拿起筆記本:“這是什么?”“notebook!”記者又拿起筆,“這個呢?”“pen!” “那么鉛筆呢?”“pencil!”小晴晴對小動物、水果、顏色、人的五官、普通家居物品等的英文表達都能脫口而出。
引領右腦潛能開發網www.yinlingjiaoyu.com 中國右腦開發網www.yinlingyouna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