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孩子就是三分鐘熱度,玩啥都是不到 5 分鐘就要干別的去。”
“我兒子就沒有閑下來的時候,家里買的繪本他一本也看不進去。”
相信有這樣感受的家長不占少數,好好的孩子,怎么就坐不???
疫情在家辦公期間,4歲的兒子壯壯迷上搭小顆粒的樂高。
經常是我坐在桌子前面工作,他坐在我旁邊搭樂高,在架子上支起說明書,一邊看說明書一邊搭,除非遇到一些不確定的地方,問一下我。
通常情況下,我們倆都是一坐好幾個小時。
他在搭這個暗黑戰車的時候,每天早上和晚上就開工,連續搭了3天,最后一個人搞定了7歲+的樂高。
很多家長困惑于孩子沒有專注力,那為什么4歲的壯壯有這么強的專注力?我都做了什么?
首先,不去打斷他的專注力
壯壯這4年多,專注力的養成,如果說哪點最重要,那就是在他不需要成人的時候,盡量不去干擾他。
以關心孩子的名義,在孩子學習或者玩耍的時候,一會遞水送水果,一會提醒離得太近,一會又指責孩子做得不好…… 孩子專注力怎么能提升上去呢?
我記得兒子3歲的時候,我常陪他去公園玩撈魚的游戲,那是一個非常需要專注的游戲,因為要手眼配合才能撈到。
每次去了那兒,就會見到各種指點孩子的父母。
有一個媽媽讓我印象深刻,那個小男孩兩歲多的樣子,撈的時候,有時因為動作過大就濺起水花在手上,媽媽趕緊說停下,擦擦手,這水臟。
過了一會又說:“為什么總撈不著,快去撈那條,這條,這條……快呀!”
情急之下還一把抓住孩子的手去撈。
她沒有看到孩子那不舒服的表情,而只是按照自己理想的方法去幫助孩子達成目標。
可是她忘記了,這不是工作和比賽,這是孩子的時間。
快或者慢,撈得多或者少,都沒有關系,孩子沒有去設定目標。
只是專心地去追著,玩著,快樂地享受這個過程。
在孩子認真專注的時候,不管他玩的是你多么看不上的東西,他不需要大人的時候,少刷存在感,是培養專注力的第一步。
家里少看電視
我和我老公本身沒有看電視的習慣,所以有壯壯這四年多,我家電視除了春晚的時候開過,別的時候都沒有打開過。
像電視這種強刺激的事物,會降低孩子的專注力。與其花大力氣訓練注意力,不如先關掉自家的電視。
2011年《兒科》雜志上公布的一項研究發現,快節奏的電視節目會降低4歲兒童的注意力保持時長。
我并不是建議大家都整天不開電視不看電視了,我是想說如果想要孩子專注力強一些,那么不要經常開著電視,或者說大人看電視的區域和孩子玩耍學習的區域要盡量分開。
給學齡前的孩子留白,讓他們多玩,玩水,玩泥巴、玩沙子、玩玩具這些都行,但絕對不是把他們暴露在電視或者長時間的ipad里。
壯壯3歲多的時候每天看20分鐘的動畫片,現在4歲半,看動畫片的時間反而少了,兩天看一集20分鐘的動畫片,并不是我們刻意縮短的,而是他覺得有很多好玩的東西,自己就看的少了。
而很多家庭,一天到晚開著電視,就算不看也得當作背景音,這對孩子的專注力是碾壓性的破壞。
保證每天大量的戶外運動時間
在我的認知里,體育和身體健康絕對是排在首位的。
我們原來開玩笑說:很多大師之所以成為大師,不是因為他們天賦最好,而是因為他們身體最好,活得最久,把很多厲害的人都熬死了。
我自己從健康的身體里受益良多,就是因為我小時候我媽特別在意戶外運動的時間。印象中她要么不在家,要么就是催我怎么今天還沒出去玩。
所以壯壯也是如此。從小到大,基本上平均每天有5個小時+的戶外運動時間,只要在戶外,玩什么都行,騎車,玩土,踢球,爬坡,都可以,但必須是在戶外,保證他的戶外運動時間。
一方面對眼睛好,一方面對身體好,還有一方面,就是大量的戶外運動時間可以提高專注力。
大量的科學研究已經證明:
在戶外進行鍛煉會使血清素激增,相對多巴胺和內啡肽,戶外有氧運動會分泌更多的血清素,而血清素已被證明可以改善情緒,減輕焦慮,并產生鎮定感和專注度。
另外,進行戶外運動會使大腦的海馬體增大,海馬體是與學習和記憶相關的大腦區域,這些孩子顯示出長期記憶力更強的跡象。
所以,讓孩子去戶外瘋玩瘋跑,絕對不是浪費時間。如果說磨刀不誤砍柴工,戶外的運動就是在為將來的學習磨刀。
興趣興趣興趣!
培養孩子的興趣,抓住了他們的興趣之門,那就能好好去培養專注力了。
閱讀就是如此。
一個孩子一旦愛上了閱讀,那就步入了專注力培養的快車道。
當然也有其他的一些辦法,而我發現閱讀更高效、簡單一些。
剛開始,孩子不會表現出那么愛閱讀的。
記得壯壯一歲多,我拿著書給他講,他也只看看上去的圖,指一指就跑開了。
直到后來我找到了一些玩具書(比如洞洞書、異形書),這時讓他產生了興趣。
開始玩這些書,其實更像玩具。而他對那些故事的興趣卻不大。后來我明白,這個年齡的孩子,根本不會喜歡你的故事。
他們更喜歡視覺上的刺激。
但是慢慢的,隨著他理解能力的增強,到了兩歲多的時候,就開始聽我講簡單的故事。
到了三四歲,幾乎所有的繪本都能講了。而他最愛的還是恐龍系列的一些繪本,還有科普類型的書籍。
閱讀的時間從十幾分鐘到半個小時,直到如今的一個小時(如果不叫他,能一口氣讀完一本長長的故事書)。
閱讀的書籍字數不斷增多,專注力保持的時間也不斷增長。
有了閱讀習慣,專注力似乎會跟著閱讀一起前進。二者相輔相成,像一對好兄弟。
有媽媽說,孩子平時不閱讀,一閱讀就覺得吃力。
那不是他不識字,其實也讀到了小學三年級了,認識很多字,但就是坐不住,一看書就漫不經心,屋子里有一點響動就湊了過去。
這是孩子沒有形成閱讀的習慣,他沒有形成有效的閱讀能力。
比如閱讀需要認真地看之外,還需要思考整合。
這需要很長時間的反復鍛煉。
所以這就是為何我一直提倡在孩子3歲前開始親子閱讀。這樣到了六七歲時,就不會有這樣的煩惱了。
孩子早已經有了閱讀習慣。
以上關于培養孩子專注力的四點,前三點其實是很容易做到的,最后一點需要一些耐心。但我們要知道,互聯網時代,專注力是比金錢還稀缺的資源,所以多一點耐心培養,是值得的。
引領右腦國際連鎖教育品牌,以腦力開發為核心,個性化定制培養方案為特色,用科學的方法、自主研發的教具培養孩子的才能,為全球家庭提供先進的教育方式。
本文有中國右腦開發網https://www.yinlingyounao.com/brain/ynzc/8226.html整理發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