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的早期教育大體分為兩個階段。第一階段:主要是接受感知經驗,包括大腦的視覺經驗、聽覺經驗、觸覺經驗、嗅覺經驗、味覺經驗以及本體感經驗等。這一階段,孩子往大腦里存儲的感知經驗越多,以后可提取的信息與經驗也就越多。第二階段則是使用這些經驗。針對右腦主要在感覺領域發揮能力的這一特點,此時,父母主要是在孩子的5大感覺領域鍛煉寶寶的右腦。
觸覺
嬰兒期的孩子通過對手或玩具的吸吮、咬、舔等動作來探索世界。同時,通過手、腳、皮膚的觸覺感知,體會冷暖、輕重、大小、粗細、軟硬、質地及形狀,加深對周圍事物的認知,使更多信息儲存入大腦。
◆爸爸媽媽做:很多父母都知道鍛煉孩子手的能力,是在促進他們的智力發育,但容易忽略的一點是,觸覺是皮膚的所有感觸,包括對冷暖變化的感知,對不同質地的感受等。比如很多父母不讓孩子動熱的東西,這樣做的結果是有的孩子對熱一點的水就不喝,他會說“燙”,其實這不是燙的感覺,如果孩子有機會用手摸摸盛著不同溫度水的杯子,他就會知道什么是冷、溫、熱、燙等,當然,體會燙的感覺要以不燙傷皮膚為前提。如果爸爸媽媽允許孩子光腳走路,當他走在床上、地毯上、或者不小心踩到一塊小積木,觸覺經驗是很不同的。讓孩子接受不同觸覺,也就是接受了更多的刺激,對大腦信息存儲和提取很有幫助。
視覺
寶寶一出生就有視覺功能。在“看世界”的過程中,孩子逐步學會認識周圍事物的名稱、顏色、形狀、大小,以及不同的用途。
◆爸爸媽媽做:將混在一起的彩色珠子放到寶寶面前,讓他挑出同樣顏色的珠子,或者準備兩副相同的卡片,讓寶寶給卡片配對,這些簡單的游戲不僅能提高孩子的認知,還能逐步提高觀察力、辯識能力及手眼協調能力等。
聽覺
右腦是音樂腦,音樂的聯想能激發人的創造力。嬰幼兒聽到自然界的流水聲、鳥叫聲、不同物體的敲擊聲等,能夠對節奏和聲音產生感知反應。
◆爸爸媽媽做:父母可以用小石子、豆、米裝到塑料瓶中制作成簡單的打擊樂器,用來鍛煉孩子的節奏感和聽覺,促進右腦發育。
每個家庭都有播放音樂的條件,父母可以選擇智力音樂按照節奏類型稍做編輯,根據孩子不同的生活環節選擇不同的智力音樂做背景,使孩子在潛移默化中右腦得到很好的訓練。
右腦智力音樂目錄推薦:巴洛克音樂集錦、彼德和狼 、圖畫展覽會 、動物狂歡節 、小狗圓舞曲 、小提琴協奏曲、花之歌、皮爾金組曲—清晨、月光曲、海、夢幻曲、吃草的小羊、G弦之歌、藍色多瑙河、小步舞曲等。
嗅覺和味覺
在5大感官的訓練中,嗅覺和味覺訓練是最適合家庭環境的。
◆爸爸媽媽做:快樂的氣味和味道更多的來自于家庭,不妨在好菜上桌后先讓孩子聞個夠。
本體感
本體感是讓孩子通過不同的位置、姿勢,體會空間變化、體位變化等,增強右腦細胞的活性,使右腦范疇中的大運動協調能力、空間認識能力、平衡能力、注意力得到改善。
◆爸爸媽媽做:孩子們都喜歡玩滑梯,很多父母帶孩子玩滑梯時,不讓他趴著滑,認為這樣不安全,可這種下滑的方式對促進平衡感很有幫助,對空間、立體、感知能力都有改善。父母如果做好保護措施,并且不影響其他孩子游戲的情況下,可以讓孩子嘗試趴著往下滑,或者不用兩手扶,看是什么感覺。上下臺階、走獨木橋等游戲,也可以起相同的作用。
2歲以后:右腦訓練重點側重于豐富孩子的思維和創新,著重于孩子的形象思維能力。
此階段開發右腦的重點,在于不斷豐富思維和創新的源泉,訓練寶寶聯想、想象、記憶、直覺、分析、再現、對比、綜合和創造性思維能力,訓練動手、動腳、體驗、創造等綜合能力,使寶寶智力與非智力方面的素質得到更好的發展。
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中國右腦開發網http://www.yinlingyouna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