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外,美國家長對孩子能否升入哪所大學,大學畢業后干什么工作,也沒有中國家長那么憂心忡忡。我認識的一位美國煤氣公司的工人喬治,女兒在銀行工作,兒子大學畢業后到了個清潔公司幫人洗地毯,談論起兒女來,他同樣津津樂道。好像孩子們能自食其力就挺好,對兒子的工作他一點兒也沒有自卑感,也沒有幫兒子調動個單位什么的想法。至于兒子的工種不太好,是否會影響到他的戀愛婚配,好像那只是兒子自己的事,與父母無關似的。
不單單喬治是這樣,美國人的觀念就是這樣。父母養育到子女成人后,就盡到了責任。上什么大學,找什么工作,與誰結婚,以至于上不上大學,先打工賺錢后上大學,這一切子女都有選擇的自由和權力。當然,父母親可以談自己的看法,提合理化建議,但子女聽與不聽那是人家的權力,父母決不強行干涉。與此同時,子女與父母經濟上的聯系也越來越少。子女賺錢租房、買車,不依靠父母;父母亦不指望養兒防老。同時他們也不幫子女帶孩子。基本上是各工作各的,各享受各的(美國人養老一般靠養老保險金)。只是到“母親節”或“父親節”時,子女們才送些禮物給爸媽。節假日時,祖父母、外祖父母也會與孫子、外孫們聚一聚,送孩子們些禮物。
這與我們中國家長的“一保到底”的終身制大不相同。與我同齡的好多朋友,都是老六六屆、六七屆高中生,因為自己趕上“文化大革命”沒能上成大學,生了孩子就把孩子當成另一個自己,不管孩子有沒有能力,非讓其圓自己的大學夢不可。從小學操心到中學,每一次孩子會考,他們都翹首等待在考場外,患得患失,憂心忡忡。孩子大學畢業后又愁他能否有份兒好工作。有了工作又操心能否找到好對象。子女一生孩子,自己尚有工作精力便提前退休,替子女帶孩子。父母好像欠了子女終身的債,就為還債而活著。他們認為,人類生存就是為了傳宗接代。
美國人不這樣,好多家庭主婦在擺脫子女的拖累后又找到了工作,享受職業女性的優越感的同時,為社會服務,同時也為自己攢一筆養老金。她們追求的是多姿多彩的人生。
美國放養式育兒讓孩子不怕“大灰狼”
我常常想:美國家長這種近乎任其自然發展的管教子女的方式,不就等于放了羊么,難道不怕“狼”把小羊叼走么?
事實上也常有“大灰狼”叼走迷失羔羊的情形。比如吸毒的少年、未婚先孕的少女、校園槍殺案的發生等。這些都是家教不嚴,孩子們小時候受約束太少,給予的自由太多所致。
美國人難道就不考證他們這樣做的利弊得失么?
后來,在美國看外孫時接觸了美國的兒童故事,似乎理清了些美國人的教育思路。故事說的是一位豬媽媽和三個豬寶寶的生活。一天,豬媽媽對三個豬寶寶說:“孩子們,你們長大了,該自己維持生計了。你們選擇些生活用具,自己過日子去吧。”于是豬大哥背了鍋碗,豬小弟背了錄音機,豬小妹帶了幾本書就離開了媽媽。
兄妹三個走哇走哇,豬小妹看到一堆草,就說:“我就在這兒安家了,蓋個草房房吧。”豬大哥說:“草房房不結實,大灰狼會吹上天空的。”豬小妹不聽,就蓋了個草房子住進去了。晚上大灰狼來了,叫豬小妹開門,說它是豬大哥的朋友。豬小妹警惕性很高,不給大灰狼開門。大灰狼噗噗一吹,把草房房吹上天,一口就把豬小妹吞到肚子里了。
再說豬大哥和豬小弟,它倆走啊走啊,突然看到一堆木頭。豬小弟說:“我就蓋個木頭房子吧。”豬大哥說:“木頭房子也不結實。”豬小弟說:“我腳疼,不能堅持走了,就蓋個木頭房子吧。”于是他就蓋了個木頭房子住進去了。結果大灰狼又來了。大灰狼說:“豬小弟,豬小弟,開門哪,我是你大哥的朋友。”豬小弟警惕性也很高,不給它開。大灰狼搖啊搖,使勁兒地搖,就把房子搖倒了,最后一口把豬小弟也吞下肚去了。
豬大哥走啊走啊,走到很遠很遠的地方,終于找到一大堆石頭,就蓋了個結結實實的石頭房子。結果大灰狼又來了,叫豬大哥開門。豬大哥不給它開。大灰狼一生氣就吹,吹不動;搖,搖不倒。看到屋頂冒煙,它想:從煙筒鉆進去吧。不料豬大哥正燒著一大鍋開水,大灰狼不小心掉進了開水鍋里,燙死了。于是,豬大哥剖開大灰狼的肚子,救出了豬小弟和豬小妹。它們接受了教訓,各自都蓋了個結實的房子。
這雖然是給孩子講的幼兒故事,我們卻可以看出美國人的教育理念。它與我們的“孔融讓梨”、“岳母刺字”、“排排坐吃果果”、“狼來了……”等有很大的不同:
首先是長大了就要有獨立意識、自食其力。其次是父母不定條條框框,各人都有選擇的自由。第三是不怕子女栽跟頭,跌倒后爬起來自會接受教訓。事實上,經過幾次與“大灰狼”的較量后,自然會想出制伏它的高招。被“大灰狼”吞過一次,生命就會得到升華。
事實上,美國家長的放手既使一部分青少年走了彎路,也造就了美國青年人的競爭活力、開創精神和頑強的生存能力。www.jienenejd.cn中國全腦開發網